校園資訊
校園資訊
NEWS CENTER
有效溝通滋養心靈 家校合力共育英才——我校“家校講堂”開講
為增進家校溝通,凝聚家校共育合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針對不同年級學生及家長的困惑和需求,特推出空中“家校講堂”,以客觀的數據、生動的案例,和家長們一同探索青春期孩子教育的秘密。
對于剛剛升入初中的新同學們,他們很多人前一秒還是在家里撒嬌耍賴的粘人“小萌寶”,后一秒就要進入學校適應集體生活,變成事事靠自己的“小獨立”。現在,孩子們適應了學校的學習生活嗎?家長真的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嗎?9月24日晚8時,一場七年級新生“積極適應”主題分享會在七年級(4)班的“家校講堂”開講。
我校心理健康教師郭定芳從“同舟共濟——結識新同學”、“我說什么讓他或她生氣了——溝通的藝術”、“青春期的她和他——關注性健康”、“悅納自我——我有潛能金礦”四個方面,將青春期的孩子們可能要面對的心理問題娓娓道來。郭老師還分享了同學們在“房樹人”主題繪畫作品中呈現出的各種適應性焦點,其中有幾副表現孩子內心孤獨、不被理解的作品,深深地觸動了家長們。心理健康教師王真惜向家長們介紹了親子溝通中學生遇到的常見及共性心理困擾,并對家長的教育方式進行了積極引導,引起了家長們的反思和熱烈討論。分享會上,兩位老師還就家長提出的“孩子做作業拖拉怎樣有效溝通?”“性教育如何進行正確引導?”等問題給予了耐心細致的解答。
10月22日晚8時,八年級家校講堂“孩子眼中的親子關系及溝通需要”在八(8)班和八(10)班百余名家長的熱切期盼中如期舉行,我校心理健康教師和家長們通過云端講堂,一起分享、感悟、成長。
為了讓本次分享更有針對性,開講前,兩位心理健康教師郭定芳和王真惜分別對家長和學生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研。家長調研數據顯示:74.75%的調查問卷是媽媽們填寫的,64.65%的親子關系是融洽的,91.92%的家長認為對孩子是關心到位的,58.59%的家長是以交心的方式與孩子交流,36.36%的家長認為孩子在機械應從與他們的交流,48.48%的家長認為家庭氛圍對孩子有積極影響,53.54%的家庭對孩子的教育觀念、具體教育事項有一定分歧,62.63%的家長認為自己是中等稱職的家長。學生調研數據顯示:41.76%的學生認為家庭關系融洽;41.76%的學生認為家長和自己的交流方式是以教育為主,27.47%的學生認為以交心為主,17.58%的學生認為以命令為主,13.19%的學生認為家長和自己交流的方式屬于花式的,各種姿態都有。
講堂上,王真惜老師分享了從學生訪談中整理的“親子交流中父母經常對孩子說的話”,講述了親子關系沖突類型及現狀。一份學生在親子沖突中的感受,讓線上的每一位家長深深震撼和反思。郭定芳老師從親子溝通中學生的需求到底是什么談起,介紹了真心夸獎四部曲,通過對24種積極人格的和“邏輯層次”解析,帶領家長們了解贊美的注意事項,指導家長如何用積極情緒“破解負面防御”模型。在分享交流和互動答疑環節,家長們暢所欲言,兩位老師針對家長朋友們關心的親子溝通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解答。
家校共育從“心”開始,學生的健康成長,需要學校和家庭一同為他們保駕護航。老師和家長保持愛心與耐心,給予孩子更多正面的支持、賦能和希望,才能讓他們獲得向上生長的力量。